威9国际网站入口(中国)网易百科app下载平台_威9国际网站入口(中国)百度百科客户端下载
中新网防城港9月14日电(翟李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介会13日晚在广西防城港举办,现场共签约癌症早期筛查试剂盒与治疗药物项目、诺令医械全产业链项目、细胞支架与微胰腺再生医学产业化项目、国材本草健康生产项目等8个项目,签约金额48亿元人民币。
9月13日晚,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介会项目签约仪式在防城港举行。中新网记者 翟李强 摄
防城港市与东盟海陆相连,药物资源丰富,全市中草药资源品种超2000种、海洋药用生物600多种,拥有肉桂、八角、铁皮石斛等传统药材,京医、瑶药等地方传统医药具有悠久传统。2019年6月14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宣布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四年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当前,防城港市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享有国家11部委联合出台的“十五条”改革创新措施等优惠政策,主要发展的产业包括医学实验动物繁育产业、药物临床前研究产业、传统医药开发产业、医药制造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国际医疗康养业等六大合作产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韦广辉在推介会上致辞指出,国家药监局给予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3条改革创新政策支持。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力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今年与防城港市政府签订了《医药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构建医药产业发展服务机制等七个方面创新合作,实行“五优先”快速审评审批和检验检测,设立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站并投入运营,推进防城港药品进口口岸申建工作。
韦广辉表示,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防城港市还将协同出台促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对重点企业“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积极探索创新医学试验区支持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将防城港市打造成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完)
夜幕降临,每人举起一柄火把,3000多人的队伍蜿蜒而上,将二十四道拐盘山路照得绚烂夺目……今年8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举行火把节活动,不仅让当地群众乐在其中,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打卡”。
“好看、好玩、好吃又好爽,叫人舍不得离开!”山东游客李小坤说,音乐节、美食节、篝火晚会、民族传统运动赛事等轮番上演,一家人玩得尽兴,不知不觉在这座西南小城逗留多日。
从“来过”到“留下”,李小坤这趟晴隆之旅,折射出贵州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继前些年实现避暑季游客量“井喷式”增长后,贵州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目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喀斯特地貌、山地气候资源、多彩民族文化
用活特色资源,建立旅游产品体系
秋日,位于黔西南州的万峰林景区,万般奇峰重叠,山下金色稻浪铺展。纳灰河弯曲流淌,串起一座座布依族村寨,好一派迷人的山水田园风光!此时,悠扬的乐曲响起,人们围坐在一起,拿起牛骨胡、竹筒琴等乐器吹拉弹唱,演绎古老的布依族八音坐唱,令人陶醉。
万峰林景区的自然景观十分独特,被誉为“锥状喀斯特大型天然博物馆”。“用活特色资源,让人体验不同旅游乐趣。”韦珍说。作为景区旅游项目开发负责人,韦珍和同事们努力全方位展现万峰林的魅力。
万峰林旁边,“乡愁集市”改造升级后,打造八音坐唱专门展演场所,汇聚草编、蜡染等非遗工坊,沿街布设民宿、小吃摊、特色餐厅等,为游客提供集吃、看、娱、购为一体的服务。景区依托山林、河流、村寨、民俗等元素,建成20个文旅业态组团。今年1月至8月,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旅游集团旗下各景点和场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
森林覆盖率超过62%,土地面积92.5%为山地和丘陵,多山、多河、多瀑、多洞、多湖,贵州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同时,多彩民族文化成就了贵州“文化千岛”“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美名。用活特色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万峰林景区的发展之路,正是贵州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共识。
凭借优越的山地气候资源,六盘水市推出“春天赏花、夏季避暑、秋季乡游、冬季滑雪”特色项目,培育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及13个国家4A级景区。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将8个民族不同的美食和表演汇聚起来,结合非遗文化打造学做花草纸、欣赏独竹漂、品尝“八方宴”等场景式新体验,旅游业绩迅速增长。
坚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定位,贵州推出5个世界遗产地、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8个国家森林公园以及757个中国传统村落,初步建立起功能齐备、种类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组合开发,有效避免了景观的同质化。”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登记旅游资源单体82895处,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7000余处。
“体育赛事+旅游经济”“研学旅游”“桥旅融合”
丰富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今年夏天,被网友称为“村超”的乡村足球联赛,让深藏雷公山腹地的榕江县火爆“出圈”。20支以村为单位的业余球队,每踢一场比赛,平均线上直播观众超5000万人次,有逾5万名游客、球迷涌进榕江县。
面对“村超”带来的超高流量,如何让客人留下来、消费起来?脱贫不到3年的榕江县交出了亮眼答卷——利用场馆周边空地,规划2000余个免费摊位,“地摊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举办芦笙等民俗展演,让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走近观众;挖掘“体育+”元素,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精品民宿共同为体育赛事引流……
“县里酒店业迎来发展新机,也面临提升服务的挑战。我们从今年2月起累计向全县20余户酒店商户授信,授信金额2000余万元,帮助完成升级改造。”贵州银行榕江支行行长刘正华说。
榕江县县长徐勃介绍,当地以赛促旅、以赛促产,努力开发更多“超好吃”“超好游”“超好玩”的“村超”业态。在两个半月的赛事期间,累计吸引游客338.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4亿元。
“体育赛事+旅游经济”,榕江县从乡村体育的“乐子”中找到乡村振兴的“路子”。放眼贵州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融合、跨界、拓展,引导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让旅游变得“有看头、有玩头”,将短时间的吸引力转化成长久的“回头率”。
天坑幽深、溶洞遍布,位于绥阳县的十二背后旅游区,形成了洞、林、山、水密布的生态组合。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景区推出了洞穴探秘、飞拉达、攀岩等10多项体育旅游项目,创新开发“洞穴+体育”“洞穴+诗歌”“洞穴+非遗”等文旅新业态,成功获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研学游成了我们的一块招牌,客源覆盖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客栈常常一房难求。”十二背后旅游区新业态事业部总经理江伟说。
一些看似平常的场所,一经赋予新玩法,很快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贵州公路桥梁超过2.8万座,被誉为“桥梁博物馆”,衍生出的高空蹦极、急速滑降、空中餐厅等项目,开启了桥旅融合的新尝试;嵌入夜宵、夜景、夜演、夜购等业态,贵阳市区一个老集市摇身变成潮玩新地标青云市集,日均客流量迅速攀升至4万人次。
今年1月至7月,贵州累计接待游客3.8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4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26.6%,游客人均消费1127.76元,同比增长9.4%。
“两免两减半”优惠、推进旅游市场整治
做优旅游服务,擦亮“多彩贵州”金字招牌
6月初,贵州推出“两免两减半”优惠活动,对全国各地的学生、老人、儿童等群体实行景区免门票等政策,其他群体实行半价优惠。同时,在特定时间对外省份入黔车辆实行过路费半价优惠。这已经不是贵州第一次出台旅游优惠政策。近年来,针对重点景区景点门票及交通费用,贵州不断推出优惠措施。
将减免时间放在旺季实行,拿出真金白银发放文旅消费券,贵州用实打实的措施,彰显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与用心:宁愿少赚点门票钱,也要让游客感受到满满诚意,主动走进贵州,渐渐喜欢上贵州。
做优旅游服务,各行各业积极作为,共同擦亮“多彩贵州”金字招牌。8月底,贵阳至南宁高铁全线通车,荔波小七孔景区人流量激增。景区顺势实施“一票7日使用制”,为游客尽情游玩留出充足时间。为保障自驾游客绿色出行,南方电网在贵州建成充电基础设施3.4万个,充电服务能力达118万千瓦,建成以市(州)所在地为中心、连接88个县区、带动985个乡镇的三级充电网络,全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充电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骨干充电网架构基本形成。在贵州银行、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下,各景区硬件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准不断提升。
营造游客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贵州深入推进旅游市场整治三年行动和“黔锋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1万人次,检查1.6万家次,立案37件。从2017年开始,连续开展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鼓励广大游客和群众投诉举报旅游中发现和遭遇的“痛点”,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给予200元至5000元现金奖励。
今年4月,有游客向贵阳市公共服务热线反映,自己被带团导游多次诱导购物并遭遇其恐吓。执法人员对游客提交的录音证据进行核实后,迅速采取行动,对涉事导游罚款两万元,还对所属旅行社给予停业整顿1个月的行政处罚。“没想到这么快,处理力度这么大!”这名游客感叹。
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将持续深入实施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旅游领域存量项目等行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把旅游业建设成赋能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人民日报 记者 马跃峰 汪志球 程 焕) 【编辑:梁异】